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报告
2013-05-14 10:04: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报告(银川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秘书处秘书长张晓明)(2012年9月25日)各位领导,各成员城市代表: 按照会议要求,下面我就宁蒙...
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报告
(银川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秘书处秘书长张晓明)
(2012年9月25日)
各位领导,各成员城市代表:
      按照会议要求,下面我就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合作情况进行报告。
      第八届年会以来,秘书处在银川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下,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经贸合作为重点,不断完善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容、深化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区域合作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
      一是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合作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在区域合作框架下,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合作蓬勃发展,地级城市间高层互访频繁,形式多样,区域合作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吴忠市圆满完成了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议第八届年会,围绕“现代物流与合作”主题,与区域内的各兄弟城市开展卓有成效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石嘴山市加强与宁蒙陕甘毗邻地市的沟通交流,注重区域规划的衔接性,提出了宁夏精细化工基地至内蒙三新铁路连接线、石嘴山至瓦中铁路连接线、西线高速石嘴山至内蒙阿拉善盟道路等跨区域项目,并已列入国家、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有力地促进了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石嘴山与银川市密切磋商,提出了“银石一体化战略构想”,为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得到了两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固原、中卫等市围绕文旅结合发展思路,不断探索旅游、文化、体育、节庆活动统筹发展的方式,分别承办了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宁夏六盘山登山节、中国·宁夏六盘山(须弥山)旅游节和全国沙漠健身运动会、超级皮卡车大赛、CBA男篮四强邀请赛、全国盲人穿越沙漠赛等活动,使文化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成为区域旅游、文化、经贸综合性盛事。乌海市主办了宁蒙陕甘晋毗邻地区工业经济共同发展第四届联席会议,共有阿拉善盟、银川市、吴忠市等11个地区参加,会议形成了《关于支持西部资源开发性地区加快发展的建议》,为争取国家对后发展地区给予能耗考核差别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进一步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分别举办了第二届内蒙古上海庙赛马节暨内蒙古上海庙2012年草原那达慕大会和第九届那达慕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沙力博尔“金腰带”争霸赛、2012年阿拉善玉?奇石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通过打造体育和文化盛宴,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推广和影响,推动了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庆阳市联合区域成员单位,牵头同陕甘宁革命老区有关城市会商,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对老区给予特殊政策支持的请求,协助国家部委编制完成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于2012年3月25日获批实施,有力地提升了联席会议各成员城市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平凉市通过举办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中国·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促成崆峒山旅游集团与全国七大行政区的30家旅行社签订了《崆峒山景区旅游要素优惠协议书》,为开拓旅游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榆林市举办的第七届国际煤炭暨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我国和世界煤炭与能源产业应用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促进国际煤炭等能源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就如何加强政府与企业、国内与国外、研发与市场、投资与融资、生产企业与配套供应商之间合作问题进行深度探讨,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国内外等多层面、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延安市进一步推动2012中国延安首届红色文化旅游季持续升温,举办了民间艺术大赛,以文化艺术与商业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运行,成为区域文化与经贸合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鄂托克前旗依托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积极促进横跨宁蒙两省的上海庙—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引黄供水一期工程建成,满足了进驻企业职工和镇区群众生活用水需求。银川市举办了“韩国经贸活动周”,仅用两个月的时间,申请开通银川——首尔直航航班,创造了内地城市开通国际航班运作时间最短的纪录,为区域城市扩大与韩国经贸、旅游合作打开了便捷通道;成功举办了世界穆斯林企业家峰会、国际汽摩节等重大节日,为毗邻地区加强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毗邻地区举办的这些重大经贸文化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区域影响,加快了开放开发的步伐。
      二是建立务实合作平台,以项目促合作更加深入。通过定期举办“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经洽会”),更加务实地推动产业对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为区域合作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各兄弟城市积极响应、精心筹备,组织参加了以“合作、互补、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经洽会”,支持企业开展项目招商、技术合作、市场开拓和产品推介。会议建立了《宁蒙陕甘毗邻地区重点企业名录》,采集合作项目信息1204条,签约项目主要涉及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基础设施、食品加工、新材料、农业、旅游等领域。第二届“经洽会”达成合作项目188个、总金额478亿元,除贸易类以外,投资类项目共92个,项目金额454.55亿元。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开工率占跟进项目的61.1%。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推进合作扩面提效。各地在巩固已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合作行业增加到14个,签订合作协议27个,推进合作逐步走向常态化。新闻宣传方面,加强新闻和广告资源共享,推动党报联动,设立毗邻地区新闻信息宣传专栏,积极开展版面互换,信息共享,增强媒体互动交流。教育方面,深入实施订单委培合作办学项目,采用直通车、订单培养的模式培训幼儿教师及专业学生。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合作,互聘优秀教师在当地授课。公安方面,参加警务协作的15个地级市公安局和26个县级公安局,认真遵守和执行历届年会《警务协作协议书》、《会议纪要》的各项规定,相互协作破获各类案件320起,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维护了协作区社会治安稳定。商务方面,积极发挥毗邻地区农产品流通协会作用,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普及应用工程建设,及时发布商情信息。旅游方面,依托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共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对重点客源市场的开拓,加快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交通方面,各成员单位深入实施《区域汽车救援网络协议》、《异地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二级维护认定委托协议》、《道路运输物流规划》和《旅游客运合作协议》等,涉及县级联盟单位85个,覆盖地域面积30万平方公里,区域交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农牧方面,开展农业科技协作,加强动物防疫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实现防控资源共享,在农业网上及时发布各地农情、农产品供求信息。编辑完成《第二届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信息集萃》,刊发农业合作项目70条,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工信方面,组织召开了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工业经济共同发展联席会议,签署了《工业经济共同发展学习交流合作协议》,形成《关于支持西部资源开发性地区加快发展的建议》拟呈报国家有关部委,对促进区域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加强劳动保障部门的用工信息交流和协调,举办了毗邻地区人才交流会,协调组织毗邻地区37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环保方面, 落实《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保护母亲河共同行动计划》,继续强化黄河水环境保护工作。卫生方面,建立协作单位间双向转诊制度及顺畅的毗邻地区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优化诊断治疗流程。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机制和食品安全联动机制,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共享,监管联动。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一年来,秘书处履行职责、服务各方,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促进区域合作共同发展还有一定的困难和差距,部分成员城市和行业部门积极性还不高,企业合作不够广泛,信息交流不够畅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推动区域合作持续健康发展。经与各成员城市沟通协商,建议今后重点在以下方面深化合作:
      第一,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增强产业集中度和配套能力。要加强资金资本产业投向的引导,不断提高区域资金在资源开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比重。引导企业错位发展,提高各产业的配套能力。督促落实“经洽会”签约项目,及时向各成员通报有关情况,确保签约成果落到实处。
      第二,打造内陆向西开放试验区,引领区域扩大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推进银川综合保税区等区域内相关平台建设,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业务,不断完善航空、公路、铁路通道,加快发展面向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西向”空运物流体系和通往天津、青岛、连云港的“东向”海铁联运物流体系,重点发展物流总部和第三方物流,在区域内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新欧亚大陆桥重要的物流中转基地。
      第三,共同培育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开发和利用区域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强化规划引导,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核心品牌;联合区域在产品设计、线路策划、宣传推广、市场营销、渠道建设、信息服务等方面,建立消费者一条龙服务体系;联手参加全国、区域和省市的旅游展会,全方位宣传毗邻地区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完善旅游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区域旅游市场合作中的难点问题。
      第四,加强人才资源协同开发,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共引机制、共育机制、共享机制和人才特区制度。开通区域网上人才市场,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合作方式,加强市级以下区域人才合作交流。
      第五,继续创新合作机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强化工商联共办机制,支持有行业特色的商务合作;共建商务信息库,定期开展青年企业家的交流,搭建毗邻地区物流信息港,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领域;邀请各成员城市主要商(协)会作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支持单位,建立区域性的商协会;推动各城市建立本地跨部门协调机制。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陕甘 毗邻 地区

上一篇:联席会议第九届年会会议纪要
下一篇:第九届年会各城市文化主题交流材料-庆阳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