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何黎明:金融助力产业升级 创新推动物流发展
2017-05-25 08:37:31   来源:宁蒙陕甘信息港采编   评论:0 点击: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17第二届中国物流金融峰会的顺利召开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17第二届中国物流金融峰会的顺利召开,恰逢其时。

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整体增速回升的带动下,我国物流需求稳中有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成本”取得新进展。从经济运行规律来看,二季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传统旺季,一季度的良好发展势头有望在二季度得以延续。物流运行有望延续基本平稳、结构持续改善的态势。

我们知道,在深入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的力量不可或缺。伴随着“产融结合、脱虚向实”的国家政策引导,金融也要回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本源。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产能过剩及盈利能力下降已经成为各行业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各企业的金融需求更为迫切。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在供应链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谁在供应链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基于供应链上的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其在助力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发展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诸多有利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利好政策。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去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及“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 “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等方面内容。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保理、国际国内信用证等各种形式的产业链金融业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令世界各国高度瞩目。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中,金融合作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这一倡议的重要支撑力量。这同样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契机。

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发展一系列利好环境下,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物流企业、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公司、平台企业等纷纷布局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而且涌现出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以及招商、平安等商业银行都在这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端,其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目前,我国开展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企业总体呈现数量不断增多,参与主体丰富,增速快,交易规模大的特点。与此同时,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需求空间也不断增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到12.6万亿,较2015年增长9.6%;产成品存货39752.1亿元,增长3.2%。2017年3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到12万亿,同比增长10.5%;产成品存货38832.9亿元,增长8.2%。产成品周转天数为14.5天,同比减少0.9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6天,同比减少1.1天。

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新动能。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日趋成熟,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逐步应用,对于推进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呈现出诸多利好。

大家知道,风险是否安全可控,一直是摆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企业面前的一道核心难题。在信息技术等的支撑下,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被应用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和计算,这有效增加了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可控性。此外,基于云计算和存储的大数据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也促使平台和平台上的企业开始对沉积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实现数据即信用,信用即资产的有效循环。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也成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天然地适用于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领域。其应用已引起我国产业界、理论界以及包括中物联在内的行业组织等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基于场景的运营管理问题,基于分布式的风险控制问题,并提高行业的透明度,降低供应链交易成本,甚至有可能重塑商业模式。目前,业内已有企业在金融业务中对这项技术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相信随着研究和探索的逐步深入,这项技术将带给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起步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突出地表现在:行业制度不够规范,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信息孤岛现象存在、未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不足,缺乏现代化风险控制手段等。相信随着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和探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领域热点话题、行业难题,创新商业模式、未来发展走势等。可谓干货满满、亮点纷呈。希望与会代表通过2017第二届中国物流金融峰会能够积极的展开讨论,也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宁蒙陕甘信息港

相关热词搜索:物流 产业 金融

上一篇:物流行业大势所趋,协同共享开创无限可能
下一篇:精准发力,做好ETC发展这件实事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Copyright ◎ 2012-2013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投稿方式:nxwlycglhh@163.com 邮箱(常年有效)    技术服务电话:0951-5133806 客服QQ:10611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