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县包扶工作的整体推进,去年初,该县就在全县范围内认真摸底排查共确定了177个低收入村为包扶村。先后成立包扶工作团16个,包扶工作组177个。全县参与包扶的1239名各级领导干部,以扶贫工作组为单位进村入户,结合“三问三解”活动的深入开展,认真调查摸底,制定包扶规划,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他们设立了社会扶贫资金募捐账户,在全县发放倡议书3000多份,号召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特困户进行物资和经济援助,资助贫困大学生,对低收入户进行资金和技术扶持,帮助其发展产业。与此同时,该县还从根本上提升低收入村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他们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苹果、养殖等主导产业,按照“果树上塬坡、玉米杂粮进川道、庭院宅基搞养猪”的思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逐步培育起稳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通过技术培训、土壤改造、农资补助、示范园及示范户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低收入村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包扶领导干部共深入包扶村入户调研932次,召开各类座谈会774次,走访农户6470户,培训农民34685多人(次)。2012年全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民生工程,拟定包扶项目397个,安排包扶资金6700多万元,目前已投入各类包扶资金2690.21万元,其中为群众协调产业发展资金709.25万元,发展产业项目97个,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614.7万元,党建及文化等阵地建设投入资金131.21万元,其他项目投入资金169.16万元,低收入户慰问捐物折合资金约65.89万元,极大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当地老百姓激动地夸赞说:“是党的好政策,干部们的热情帮助,才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