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市内主要街道的卫生状况、道路状况等。这是公安视频网络接入后的信息实时传输。市城管局局长范志东说:“如今,我们通过信息平台的监控,真正实现了监管信息的上传下达。”
如今,数字城管“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考评、四级联动”的模式已经能够覆盖市辖三区120平方公里的面积。而数字化城管更多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反馈,还有精细化的考量和全民参与抓文明的细节。
城市管理精细化:用数字说话
“我们测算过,这样一台清扫车,每年每平方米的清扫成本是1.5元,包括维护费、人工费。而采用人工清扫的话,每年每平方米成本在2.6元。”金凤区副区长刘学礼的一番话,道出了数字化城管的其中一层含义:量化管理,精细考核。目前,在金凤区环卫部门,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的清洗车,两种类型的清扫车。金凤区城管部门从运行成本、人工费用、清扫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需要花多少钱,把这些都测算出来,我们就能够有选择地采用最低费用、最大效果的保洁方式。”
金凤区将辖区内的街道划分为三种类型:严管街、控制街和一般街。对于严管街,每平方米尘土不超过10克,街道两边决不允许有摆摊设点的,道路两边车辆停放整齐规范。为达到这样的要求,金凤区城管部门投资2000多万元,并发动企业捐款420多万元,购置了68台各类大型清扫车。“像这种特大型的清扫车每台售价就是120万元,但是效果非常好,它清扫过的道路每平方米尘土不超过0.2克。”
针对商业街车辆乱停放的问题,金凤区城管部门投资40万元,在辖区内的商业集中网点如福州街、正源街,安装了30个非机动车免费停放架;协调交警部门规划设置停放点5处,停车泊位60余个。
城市管理就是服务民生
盈南村是个城中村,这里昔日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属于城乡结合部的“三不管”地带,成为“美丽银川”建设中一个不和谐的存在。今年,金凤区政府多部门联合,投资270万元铺设了盈丰沟下水管网,对7500平米路面进行了硬化,还给盈南村专门配备了8名环卫工,同时搭建了770多平米彩钢营业房用做农贸市场,让这个城中村一改往日形象。村民们都说:“第一次感觉融入到了城市中。”
范志东说:“数字城管可以看成是城市管理的一场革命。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创新,更是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的变革。随着银川数字城管的实施,银川市城市管理将用崭新的面貌,全心全意服务百姓民生。”
银川晚报记者 黄超